零基础学电脑第二十三课:计算机软件发展(网络尖刀电脑基础教程)
2.4 软件的发展
软件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n 程序设计阶段
n 程序系统阶段
n 软件工程阶段(Ⅰ)
n 软件工程阶段(Ⅱ)
1.程序设计阶段(1946年~1956年)
特点:
n 尚无软件的概念,程序设计主要围绕硬件进行开发
n 个体生产方式、工具简单
n 无明确分工(开发者和用户)
n 程序设计追求节省空间和编程技巧,无文档资料
n 主要是用于科学计算
2.程序系统阶段(1956年~1968年)
特点:
n 硬件环境相对稳定,出现“软件作坊”的开发组织形式
n 开始使用产品软件(可购买),从而建立了软件的概念
n 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高级编程语言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n 开发者和用户有了明确分工,社会对软件的需求量剧增
n 但是软件开发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生产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软件危机”产生。
1.软件工程阶段Ⅰ(1968年~1989年)
由于软件危机的产生,迫使人们不得不研究、改变软件开发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从此软件生产进入软件工程时代。
特点:
n 微机、LAN
n 硬件向“四化”(巨型、微型、网络、智能)发展。
n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成熟并取得伟绩。
n 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科学体系趋于成熟。
2.软件工程阶段Ⅱ(1989年-至今)
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传统程序设计方法受到挑战,它不是万能的。面向对象方法应运、而生。
特点:
n 网络技术成熟并广泛应用
n 分布式技术应用
n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n 现有的软件系统大多数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