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微信回了个“OK”表情 结果竟成被告!一点都不冤债权债务

快科技 2023-06-24 13:39

网络聊天需谨慎,不要随意发表情,轻则引发误会,重则官司缠身。

据媒体报道,一男子就因为在微信上发了一个“OK”的表情,没想到成了被告,而且一点都不冤。

根据江西法院通报,2022年12月22日,郭某某在微信上与刘某云商量其子刘某伟借款的还款事宜,郭某某要求刘某云成为刘某伟借款事务的债务担保人。

对此,刘某云于12月24日回了一个“OK”的微信表情手势。

此后,刘某伟并未偿还有关欠款,郭某某以逾期未归还债务为由,于2023年1月6日将刘某伟、刘某云一同告上法院,要求偿还本金159118.4元、利息7907.88元。

庭审过程中,刘某云对原告提出的其作为刘某伟债务担保人的事实提出异议,认为其回复“OK”微信表情手势是在两三天后,没有义务偿还其子刘某伟的欠款。

定南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刘某云对原告要求其作为被告刘某伟借款事务的债务担保人的微信消息回复“OK”微信表情手势,表明其同意作为此笔债务的担保人,其有义务在被告刘某伟逾期未偿还借款时承担借款偿还责任。

最终,双方同意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刘某云与被告刘某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并在约定期限内偿还原告郭某某相关借款。

法院提醒,在日常网络社交聊天中,涉及法律权利义务时,应尽量使用文字形式进行表达,或者选择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表情符号,以明确自身真实意思,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

延伸阅读
  • 微信发这个提示须小心 挽救你财产的最后机会

    在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的当下,微信反诈助手发出的安全预警,可能挽救你财产的“最后机会”,务必重视!微信安全中心表示,微信反诈助手是微信反诈防范治理的重要一环。通过多场景的风险预警与随时响应的反诈劝阻能

  • 女子下班后微信工作获赔9万加班费 下班后微信干活也算加班

    7月28日消息,李女士于2021年入职某公司担任高管,合同约定标准工时制。工作期间,她常在下班后、周末及法定节假日通过微信处理工作,包括回复指令、修改方案等实质性任务,且频率高持续时间长(2021-2

  • 出租微信号一天赚150元 真有这好事吗 微信提醒勿轻信

    今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针对租售微信账号行为的打击公告,近期,微信发现有部分不法分子在朋友圈、论坛、二手交易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渠道,以“兼职”“赚生活费”“有偿租号”的名义发布租赁、购买微信账号的信息。

提示:问题相似细节及证据有变化答案会不一致,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律师,最快3~15分钟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您身边的法律专家 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一对一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已提供12,164,427次咨询
0/500 发送